“最近经常有家长着急地带着孩子来看门诊,说幼儿园老师发现孩子喉咙红了,让带过来看看是不是疱疹性咽峡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刘嘉芬告诉记者,每年的5-6月,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峰期,6岁以下儿童是高发人群。
据介绍,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一般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临床表现是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在幼托机构、早教机构等儿童密集的场所容易爆发。潜伏期3-5天,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但个别重症患儿会并发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
“目前尚未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但中医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缩短病程,加快康复。”刘嘉芬表示,居家治疗,家长应做好以下几项护理:
1、 居家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比如戴口罩。
2、 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动。将患儿污染过的物品进行高温消毒(肠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但不耐高温),勤洗手。
3、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粗硬食物,粥、烂饭、面条这一类流食或半流食比较合适。可以少食多餐,毕竟咽痛也比较影响食欲。
4、饭后可以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比较小的患儿不会漱口,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5、多饮水,水温不要太高。
6、观察病情,观察体温(体温超过38.5℃,1-2小时测一次体温,一般无特殊就4小时测一次)、精神状态、饮食状态、观察手足臀部等部位有无皮疹。如果有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肢体抖动、肌无力、吸吮无力、呼吸困难(5岁儿童>30次/分钟、1-5岁>40次/分钟、2月龄-12月龄>50次/分钟、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钟)等要及时就诊。
7、退热。可以物理降温,退热贴、头部冷敷、枕冰袋等。体温超过38.5℃,可使用退烧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一岁以下)。
刘嘉芬表示,中医认为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病机是湿困脾胃,邪犯肺脾。脾胃十分重要,脾失健运,湿邪困阻,母病及子,肺卫不固,则外邪侵袭。因此可以平时可使用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疗方来预防:一般人群:扁豆、眉豆、芡实、茯苓、陈皮炖排骨汤。平素脾虚者可选择五指毛桃黄豆炖排骨汤,既补气又化湿。(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