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成为国家首批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试点城市,去年首创DIP(按大数据病组分值)支付方式同时纳入国家试点并将推广。
近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了《上海市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医保19条措施),探索中医医院按病种付费成为此次改革重要的试点领域。记者同时获悉,目前上海正在探索建立“中医医院版”DRG、DIP试点方案等,以此不断丰富实践符合中医医院发展实际、体现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方式。
据悉,上海医保19条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整体制度框架设计,逐步建立医保总额预算框架下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不断鼓励和释放中医特色优势,规范中医药诊疗应用及支付。
医保措施将出台一系列组合拳,其中包括DRG、DIP试点方案,中医单病种付费,中医药特色病种(组)合理支付补偿。迄今,上海已对桡骨远端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混合痔等系列中医单病种开展研究。
专家举例:桡骨远端骨折利用中医小夹板治疗,费用可能几千元,西医手术植入钢板后再取出,二次创伤之时医疗费用也可能随之增加。另外,如脓毒血症这些危及生命的严重状态,目前受抗生素耐药等的困扰,费用昂贵且效果不尽如人意。中医药的全程介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不仅提高了救治水平,同时大大降低费用负担,缩短了疗程,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也符合卫生经济学的发展规律。
这类疾病治疗中,中医优势很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匡算也明确,选择作为单病种研究实现“同病、同效、同价”,逐步实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支付模式和正向激励作用。
至于DRG、DIP试点方案,目前上海已明确思路和方向,医疗部门、医保部门将协同卫生信息统计部门等,选择部分有中医优势的病种,或者治疗环节上可以凸显中医药优势的病种,纳入探索创新。此外,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合理确定付费标准,支持具有同等疗效中医药特色病种(组)的合理支付补偿。
作为海派中医的重镇,上海将探索中药饮片优质优价,让市民吃到质量更有保障的好药。全市将加快基于质量分级标准的“中药饮片优质优价体系建设”,试点开展道地药材全流程追溯工作,同时完善相关价格与采购政策,激励和保障优质中药材的提供。同时支持特色中药药事服务,鼓励体现中医药个性化治疗特点的丸、散、膏剂等院内中药剂型的开发和应用,开展基于传统特色的饮片临方炮制药事服务项目。
上海共有四大“ 区域+专科”中医医联体,下阶段,全市将完善中医相关技术规范,同时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创新中医药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将符合规定的“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复诊诊察费、开具处方发生的药品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考虑将符合条件的各级中医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范围,提高居民中医服务的“获得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