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3日),扬州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扬州动物园救助了一只奇特的“猫”——长耳鸮。这也是该动物园救助的第一只长耳鸮。

动物园动物医生徐迅介绍,这只猫头鹰是高速公路管理人员捡到的,从检查结果来看,是翅膀受伤了,“伤情较重,可能是脱臼了。”

“以前,我们救的猫头鹰多是东方角鸮。”徐迅说,这次救助的长耳鸮耳朵较长,眼睛也较红,“尤其是眼睛,非常好看。”

长耳鸮在扬州为过境鸟或冬候鸟,也就是说,它们只在秋冬季节来到扬州;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耗子”(鼹鼠和田鼠),也会吃小型鸟类。

在繁殖地,长耳鸮常单独行动;而在迁徙季节,它们也会结小群迁徙。

长耳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市民如果捡到受伤的它们,不能私下养殖,需要第一时间送到专业救助机构救助。

徐迅介绍,扬州动物园救助的猛禽以东方角鸮、红隼为主,也救助过鹗等猛禽。

据悉,鹗这种猛禽,扬州老渔民俗称“鱼鹰”,因为它们常捕食鱼类。在扬州,鹗也是留鸟,常在邵伯湖、高邮湖上活动。正因为常在水上活动,诗经中才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说法,雎鸠指的就是鹗。

扬州猛禽有20多种,其中,鸱鸮科成员有红角鸮、鹰鸮、长耳鸮、短耳鸮、东方角鸮等;鹰科成员有黑翅鸢、黑耳鸢、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日本松雀鹰、普通鵟、草原鹞、鹊鹞、灰脸鵟鹰、凤头蜂鹰、凤头鹰、蛇雕等;隼科成员有灰背隼、红隼、游隼、燕隼、阿穆尔隼、黑冠鹃隼;鹗科成员为鹗。

其中,最符合人们“老鹰抓小鸡”印象的就是黑耳鸢,而最符合猫头鹰公众形象的就是东方角鸮。

徐迅提醒,我国所有猛禽都被列入国家一级或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不准私自养殖,“候鸟迁徙季节和繁殖季节,常有猛禽受伤,需要及时救助。”

“不过,繁殖季节的小型猛禽,最好先在附近观察一段时间,有可能是刚刚学会飞行的猛禽宝宝,只是累了或暂时迷失方向,这种情况不需要送到动物园救助。”徐迅说。

(来源:《零距离》记者/胡艳 编辑/李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