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注册制改革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要平衡好“稳”与“进”的关系,实现“稳中求进”至关重要。同时,要以注册制改革为主线,做好信披、交易、退市等配套制度建设,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速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等。
平衡好“稳”与“进”的关系
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以来,资本市场要素资源加速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著。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2月28日,科创板累计上市391家企业,IPO募资金额5478.48亿元,总市值合计5.21万亿元,平均市盈率63.89倍;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282家,IPO募资合计2436.86亿元,总市值合计2.29万亿元,平均市盈率49.28倍。
与此同时,监管在实践中持续推动完善发行定价、IPO企业股东核查、现场检查和辅导验收等规则,制度基础更加完善;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明确创业板服务“三创四新”功能,各板块定位更加清晰。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全面推行注册制的基础条件。2021年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为全面推行注册制做好准备工作,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完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田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需坚持“稳中求进”。
“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既要保持市场稳定,又要体现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在科学、全面评估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各项制度后,稳妥推进。”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副院长解学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也需注意风险防范,做好监管和配套制度建设。田轩表示,要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严格退市监管,加大权益类产品供给与创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全面提升科技监管和行业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等。
改革仍面临多重挑战
注册制改革不仅仅是发行端改革,还涉及信披、交易、退市、投资者保护等全链条基础制度的改革创新。当下,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条件已经具备,但专家认为,未来在改革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解学成认为,在全市场推进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五方面问题,一是要形成有效的市场约束,加强培养长期投资者,提升中介机构的定价和风控能力;二是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积极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三是全面贯彻“零容忍”方针,坚持依法从严监管,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四是推动监管系统能力全面提升,完善全链条的发行监管机制和全流程的监督制衡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完善强制退市标准,优化退市流程环节,重视退市配套机制。
田轩认为,目前退市率依然偏低,需要进一步优化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加强各部门联动,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在发行审核、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等方面,需要压实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实施追责问责制,建立各方职责落实到位、互为制衡的法治保障体系。
田轩表示,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亦需兼顾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监管需要统筹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科学筹划相关利益方安排,保证市场交易公平有序,促使估值合理化;引导长期资金流向具有创新潜力的优质企业;提高退市率,加速形成优胜劣汰机制等。
解学成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首先,需要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功能,促使资本市场不断进行循环更新,优质公司被市场主动选择,劣质公司被淘汰;其次,需要严格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财务造假监管,强化监管执法与风险防控,提高违法违规处罚力度;最后,健全外部约束机制,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将资源投向真正的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