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láo)赋》行书卷

它是苏轼传世墨迹中

字数最多的一幅

泛黄的白麻纸上

用笔遒劲、墨色浓厚

这幅行书作品

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苏轼真迹之一

整幅作品长度超过3米

由《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组成

共77行、684个字

是苏轼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一幅

△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行书卷(局部)

二赋中的《中山松醪赋》

更是被苏轼格外偏爱

他曾多次抄录,赠与友人

丰富的想象力、豪放畅达的文风

使这篇文章成为

苏轼“朋友圈”里一转再转的深度好文

△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行书卷(局部)

虽然多次“拷贝”

但其余“正版”《中山松醪赋》都已遗失

这一卷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唯一真迹

苏轼爱喝的酒用啥酿成?

“洞庭春色”和“中山松醪”都是酒名

二赋也都是咏酒之作

备受苏轼青睐的这两种酒

都是什么味道呢?

卷末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始安定郡王以黄柑酿酒

名之曰洞庭春色

其犹子德麟得之以饷予,戏为作赋

后予为中山守,以松节酿酒,复为赋之”

“洞庭春色”是用“黄柑”酿制而成

“黄柑”也就是柑橘

苏轼在尝过之后,写下了“好评”

“尽三江于一吸,吞鱼龙之神奸

醉梦纷纭,始如髦蛮”

而“中山松醪”则别有一番风味

是苏轼亲手用“松节”酿造的

专家认为,“松节”是松树枝干间的结节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

也有“松节”入酒的记载

因此,苏轼自酿的可能是一种药酒

“东坡制造”的酒尝起来如何呢?

苏轼也亲自拟好了广告词:

“味甘余之小苦,叹幽姿之独高”

十一段跋文、三十余枚鉴藏印

这件墨宝自带“观后感”

从苏轼写下长卷的1094年至今

九百多年过去了

这幅行书卷的收藏者不断变换

长卷尾部的“观后感”也在不断增加

十一段跋文、三十余枚鉴藏印

跨越元明清三朝

“苏文忠公书,余生平所藏四诗,潇洒飘逸,每谓人间无二。”

“此二赋经营下笔,结构严整,郁屈瑰奇之气,回翔顿挫之姿,真如狮蹲虎踞。”

写下跋文的一刻

就是和苏轼完成了一次隔空对话

进行了一次“云干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