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市素有“九渠之首”之称,秦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多条古干渠发源于此,为宁夏引黄古灌区提供源头活水;这里坐落着黄河上游最后一座梯级电站——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我国有色金属冶炼骨干企业——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发展历程与自治区同龄;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风光瑰丽,“秦渠第一村”余桥村田园诗意……这些丰富的产业资源,都是潜在的旅游产品,正被逐一开发。近年来,青铜峡市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主抓主盯,构建出“黄河岸边、稻花香里、贺兰山下”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资料图)

6月29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美丽新宁夏黄河千里行”采访小分队来到青铜峡市青铜峡镇,踏足黄河宁夏段的精华之地,感受别样风光。

大峡谷客流火爆

今年端午节假期,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接待游客共计0.65万人次,同比增长51.69%。

端午节假期,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对大中专学生(含研究生)及航空护照、自驾游护照持有者等群体免除首道门票,并推出山地越野车等新项目,撬动更多客流。

记者一行来到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在前往河边码头的路上,碰到4名辽宁阜新的游客,从内蒙古自驾到新疆,途经宁夏时来此游玩。他们兴致勃勃登上栈道高台,俯瞰被青铜峡水电站截断的黄河。

沿着黄河大峡谷,乘着游艇一路向西,两边的牛首山、贺兰山快速后撤。驾驶员不时停下船来,指着贺兰山岩壁上的天然石刻,让游客细细辨认天书阁、观音台的模样。

快下艇时,记者和这名驾驶员攀谈起来,得知对方就是当地居民,经过培训后获得游艇驾驶资格,收入和出艇次数挂钩,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有160多名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青铜峡镇人,他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记者乘船折返,途经一百零八塔时上岸参观,来自安徽省黄山市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西北山势粗犷、大河浩荡,和南方秀丽的风景大有不同,却别有一番风味。

民宿村一房难求

走出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北门,东行2公里,来到青铜峡镇余桥村。作为秦渠流经的第一个村子,余桥村有着“秦渠第一村”的美誉。

余桥村成立宁夏秦余文旅发展服务有限公司,集中打造7套民宿小院、1座“秦之韵”乡村大舞台、1家“秦之宴”特色餐厅……凸显古风元素。余桥村民宿旅游全部交由第三方公司打理,从老板到员工一共有9人,都是余桥村本地人。有公司“牵头”,村民也纷纷跟进,打造起自家的民宿,起的名字也颇有诗意:“渠之首”“蔷薇旁”……

走进民宿小院“桃夭阁”,黄木门、飞檐翘角的灰瓦房,乡风古韵迎面扑来。小院北侧,两处“肩并肩”的客房都是套间,卧室、客厅、洗手间一应俱全,西侧还建有农家厨房,小院里种着果树,挂着吊椅。员工罗雨欣说,这套小院是村集体从村民手里承包过来的,铺上了地砖,更换了门窗,添置了家具……改造成这座古典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民宿小院。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余桥村民宿小院一院难求。

余桥村还建有一家文化收藏馆,室内摆放着连环画、电影胶卷等几万件展品,怀旧感满满。小院中建有艺术家工作室,入驻的有画家、书法家。这些文化场所不仅向游人开放,还衍生出写生等若干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打出了知名度。

傍晚时分,流淌千年的秦渠边上,“秦之韵”乡村大舞台又“开张”了:各种传统艺术表演轮番上演,让观众沉浸在“虎视何雄哉”的历史壮阔中。

余桥村发展民宿旅游,致力于讲好源远流长的千年文化故事,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核心竞争力。风光旖旎的黄河岸边,古镇文旅产业发展正值芳华。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苏峰李涛杜晓星何耐江王沛瑶杨玉瑛何婉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