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北京时间1月27日凌晨3时,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0.2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不过,面对美国高达7%的通货膨胀率,美联储又表示,由于通货膨胀率远高于2%,劳动力市场强劲,预计很快将适当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委员会决定继续降低每月购买净资产的速度,并于3月初停止购买。
此前,鲍威尔对是否加息的表述,与现在还是有所不同的。鲍威尔此前认为,加息是考虑到经济的强劲势头和价格的上涨速度,而此次借用的理由是劳动力市场强劲。虽然按照美国的经济格局,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关联性,但又不是完全相同。因此,表述的不同,可能也预示着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并没有如鲍威尔此前所说的那么强劲。
在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将2022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从此前的5.2%下调至4%,下调幅度达到了1.2个百分点,甚至比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还低0.4个百分点。而此前的预测是高于全球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对美国经济前景不看好的表现。
由于目前的经济表现,特别是对未来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加息确实会让美联储很尴尬。加息,只能是针对高通胀的一种手段,而非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一定热度的表现。那么,加息的作用与效率,也就很难达到最佳状态,甚至会出现顾此失彼、挖肉补疮的现象。很有可能通货膨胀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增长则在紧缩政策下出现更大问题。
实际从美国出台量化宽松政策起,就已经为今天埋下了祸根。美联储近两年的连续宽松、特别是无上限货币发行,让美国彻底丧失了消化通货膨胀的能力,全球经济则在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也没有多少可以让美国转嫁危机的空间。如此一来,美国就需要自己去消化高通胀的恶果。
面对美国出台加息政策,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如何应对,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甚至不排除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稳定市场情绪,确保实体经济不因全球货币政策紧缩而出现资金紧张状况。稳增长,仍然是2022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自然,货币政策应当为稳增长服务,而不是看美国的货币政策如何调整。
美国的货币政策,中国需要关注,但不会在美国的政策后面跟跑。中国只要经济增长稳定、就业稳定,就不怕外部通货膨胀压力,就能依靠国内大循环,稳住市场阵脚,实现市场平稳,保持价格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