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收购各种聊天交友社交类软件账号,只要实名注册就能卖,赚钱快捷又容易……”这样的广告,你是否看到过,是否还想过试一试赚点小钱?近日,《法治日报》报道的一起案件揭示了此类交易背后的巨大风险。

报道指,安徽马鞍山警方根据报案线索,顺藤摸瓜查到“赚钱呗”等App,发现这些App为“号商”买卖网络社交账号大开方便之门,账号在被“号商”收购后又被其以翻倍的价格卖给境外电信诈骗团伙。而就在一年多前,江苏徐州警方也曾捣毁一个非法交易QQ号的特大黑产平台——小果平台。该平台拥有两亿多个QQ号,这些或购买、租赁而来,或盗窃而来的账号被随意买卖,也沦为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的“作案工具”。

这两起案件都在告诉我们,当很多普通人仍对自己的网络账号安全的重要性不甚了了的时候,这些账号已经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唐僧肉”。作为网络黑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网络账号的获取及买卖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隐蔽性越来越强。而走向平台化运作的网络账号交易产业,对于网络诈骗等犯罪可谓助纣为虐。因此,要对网络诈骗等犯罪进行有效打击,必须追本溯源,对网络账号非法交易平台重拳出击。

公安机关积极作为是一个方面。新型网络犯罪正借助技术升级换代,与小果平台相比,“赚钱呗”App显得更为狡猾。警方发现,这一App设有两副“面孔”,以躲避监管:白天是正规界面,但到了晚上,就会“变脸”,跳转至含有买卖账号类内容的界面;它还能看人给“脸”,若平台开发运营团伙注册公司所在地的用户打开就是正规界面,而在平台买卖过账号的用户打开就是非法界面。面对“魔高一尺”,公安机关也要“道高一丈”。除了向技术借力,还要摸清此类犯罪的特点、规律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大网络监察力度,尽早发现“蛛丝马迹”,及时打击犯罪。

另一方面,还要形成合力,有关各方要携手打造更为安全的网络生态。如各类网络平台,要在全面实行实名制的基础上,为网络账号的安全持续加码,让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助力账号“防盗”。再如网络账号持有者本人,从账号、密码设置到账号保管全过程强化防范意识,绝不可因贪图小利而将账号租售出去,要像爱护眼睛一般爱护网络账号。(胡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