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日电题:内蒙古呼和浩特:打通疫情期间的就医绿色通道新华社记者“一个是智齿手术拆线,一个是手外伤缝合拆线,两位居民都住在管控小区内。”接到出诊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专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任俞蓉迅速准备好药箱、穿上防护服。当她正准备出发时,又接到了新的出诊任务——“刚才有网格长打电话,一位居民到了要打狂犬病疫苗的时间。”任俞蓉转身回去拎上疫苗接种箱,坐着出诊车赶往管控小区。在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中,中专路街道辖区内有5个社区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多个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封控管控区内的居民有紧急就医需求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会通过电话或上门的方式,进行病情评估和简单治疗,如果居民需要外出就医,有绿色通道直通定点医院。”中专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岳志雄说,“目前社区的11名医生、4台出诊车全都在外面忙。”疫情期间,呼和浩特市在封控区、管控区和隔离酒店等重点防控区内都组建了医疗保障组,对急危重症患者、肿瘤等需要连续性治疗的患者、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四类重点人群实行分类管理。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占国说,经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市需要就医保障的四类重点人群共有8147人,其中慢性病患者人数最多,超过7700人,其次是孕产妇有390多人,对各类群体都已安排医疗机构提供就医服务。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是市内四区涉疫孕产妇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将三层病房改造为隔离病区,单独设置门诊区和住院区,实现分区诊疗、分区住院。2月19日深夜,家住封控区内的孕妇董女士突然肚子不舒服,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我从封控区出来,能入院吗?医生会给我检查吗?”董女士心情忐忑地来到医院。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立刻安排董女士进入隔离病区进行检查,并同步进行核酸检测。在医护人员的安慰和照护下,董女士缓解了紧张情绪,于2月20日凌晨平安生产。她动容地表示:“疫情之下,我获得了更多的帮助,感谢每一位医护人员。”除了保障重点防控区内居民的紧急就医需求,呼和浩特市也在全力确保市民的正常医疗保障“不断档”。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晓云说,疫情发生后,医院鼓励患者网上挂号后分时段就诊,同时开通线上咨询服务,安排医生24小时在线提供孕期保健指导、病情监测和就医指导,还准备了负压手术间和抢救急危重症的人员、设备,全力保障孕产妇的就医需求。疫情期间,在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的患者比平时多了不少。“上互联网医院,足不出户就能看病拿药。”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辉说,医生开出的电子处方会流转到药房,药品配好后通过物流送到患者家中。呼和浩特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朱大朋负责为隔离转运和就医绿色通道调度救护车辆,他说疫情期间的出车量是以前的4倍,调度席由原来的6个增加至18个,每天接听1000多个电话,“畅通就医绿色通道,我们要做到分秒必争。”(记者魏婧宇、彭源、达日罕、贺书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