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让人振奋,也很实在。”来自教育界的深圳市政协委员罗德超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中,报告对于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着墨颇多。”今年参加市两会,罗德超委员带来关于加快深圳市智能制造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提出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深圳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制造业的颠覆式发展、智能的高度进化,对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技能人才的边界与内涵。”罗德超委员说,深圳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从事制造、工艺及服务的复合型的高级技工严重短缺。深圳市职业院校与智能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求人倍率长期居高不下,毕业生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所需,制造业数字化技能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罗德超委员认为:“确保深圳市智能制造的创新发展优势,人才培养问题急需解决。”
罗德超委员建议开展学制智能制造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他提出,根据深圳市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加快深圳市职业院校传统制造类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鼓励职业院校优化调整,开设或增设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复合前沿专业。根据数字化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成本测算,适当提高资源投入,鼓励和扶持职业院校积极开设相关专业,扩大学制培养规模,加大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力度。
“建设智能制造学院,对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罗德超委员提出,参考深圳音乐学院、创新创意学院的做法,依托高水平职业院校,与国际一流职业学院或技术大学开展合作,建设专门的智能制造学院。对智能制造有关的工业软件、工业物联网、传感器技术、3D打印、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核心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设置数字化工厂、智能设备制造、用户价值深挖、生产模式及商业模式重构等新专业,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此外,他还建议深化产教融合,院校企业共育数字化制造技能人才。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实施“高端带动、深度融合”,联合成立产业学院,以全日制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实施联合培养,扩大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同时,鼓励职业院校“育训并举”,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