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渊阁
“不管用什么办法,摆平就是水平。”这是过去部分基层干部的“口头禅”。
“上面怎么说的,下面就怎么做呗。”随着基层治理日益规范,面对刚性要求和问责压力,一些基层干部的“口头禅”变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过度“变通”,就会绕过规则,把政策和规定,变成“摆平”的“橡皮泥”;但不管政策执行是否符合实际,一味“照章办事”,那就是一种新的形式主义了。
我们常说基层工作是“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果把上级的政策和要求比作“千条线”,那么基层就是“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只有面对面应对、一事一议解决、因时因地灵活处理,才能把党的好政策绵绵密密地落实到广大群众中去。
东部某地的一名乡镇书记说,冬季环保严查时,上级要求村里“煤改气”。但一名80多岁的老人说自己不会使用天然气,也不敢用。干部做了很长时间思想工作,也没有把老人说通。考虑到老人的安全等问题,基层干部就“特事特办”搞变通,没有给他改气。上级来检查时,说可以让村干部录视频证明一下,因特殊原因,老人没有完成“煤改气”。
“结果录了视频也不管事,第二天上面的处分就下来了。”这名乡镇书记说,老是这样,就没人敢变通了,本来要提拔涨工资了,一个处分啥都没了,还是照章办事安全,不管合不合适,让干啥干啥。
“煤改气”是好政策,但落实过程绝不是简单地复制执行。不同于程式化、规范化的窗口服务,政策在基层落实中会受到很多细小、琐碎和偶发的事情影响,并且都没预案和制度规定,只能灵活应对。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政务服务中心的“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超市”,市民在自助办理发票业务(2022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然而,为了规避风险和责任,一些基层干部不再变通,甚至不再向上反映实际情况。
中部地区一个山区县,有的农户厕所建在远离房子的半坡上,有的建在公路边自家开垦的荒地里,荒地还用篱笆围了起来,看不出平时使用的痕迹。
“这都是上级统一设计的厕改方案,材料用的是彩钢板,里面空间小,夏天热冬天冷,有村民不愿用,也有村民长期不在村里住,建起来就闲置了。”当地一名乡镇干部说,中央在厕改上投入大量资金,他看着很是心疼。
“哪天摸清底数,哪天统一开工,使用哪种材料补贴多少,中间要拍照留痕多少次,改厕率要达到百分之多少,文件里清清楚楚,只能不折不扣执行,稍有不对就会被问责,哪里有变通的空间?”这名乡镇干部说。
如果厕所建起来不是给人用的,而是拿来看的,那么“厕改”的初衷是什么?如果监管和考核评价的终点只是为了“按照上级要求修厕所”,这不是形式主义是什么?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千差万别,不顾实际情况的“一刀切”,只会让矛盾“越疏越堵”,事情“越来越怪”。
“上面怎么说,下面怎么做”,基层干部的这种“不变通”,固然与自身能力不足、缺少担当作为有关系,但更值得探讨的,是什么束缚了基层干部创业干事的手脚,让基层干部畏手畏脚、照本宣科?
概而言之,这种现象的背后,潜藏着基层干部不敢变通、不会变通、不想变通三种心态。
不敢变通。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说,现实的压力并非来自激烈的岗位竞争、繁重的任务或者群众不理解,而是问责。“多做多错,不做不错”,这句三观不正但全网刷屏的话,是很多基层干部的另一句“口头禅”,宁可不做事,也不愿“背锅”。
“程序稍有不对可能被问责,工作完不成可能被问责,上级出事了基层还得被问责。”中部地区一位乡镇干部直言,现在红头文件少了,白纸黑字无落款的文件多了。拿着这些文件去兑现政策、资金,很难;但如果不按上面的规定执行,上级拿来打板子,很好用。
不会变通。
一方面,上级没有给基层变通的空间;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干部缺乏与老百姓打交道的经验,不知如何变通。
有干部表示,近年来乡镇干部队伍加速年轻化,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哪些问题需要变通,又该如何变通,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想变通。
变通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使政策规定更好地和基层实际结合,另一方面也为个别基层干部违法乱纪提供了灰色空间。在现实中,合理变通的边界难以界定,不合理的变通很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些干部怕麻烦,干脆就“躺平了”。
问题讨论完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既要严格监督,又要给基层干部施展本领的空间。
一是要赋予基层干部更多自主性,减少不必要的过程管理。什么样的过程管理?不少乡镇干部给我们举了例子,在和群众打交道的时候,很难时时按上级要求一五一十地去做,比如某件事必须专题研究几次、必须去群众家多少次且要拍照留痕等。
二是要通过增设政策反馈渠道,保护好提意见的人。再好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但如果直接反映问题,可能被上级领导误认为有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个人发展。匿名反馈能帮助上级更真实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
三是要完善容错机制,让想干事的干部心无旁骛开展工作。通过列出容错免责的正负面清单,建立容错免责认定专家库,重视群众评价,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