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李佳雨 徐瑛蔓
“在四川看了变脸以后,感觉和新加坡看的很不一样,我希望教练可以教我变脸,让我在新加坡把四川变脸传承下去。”8月2日,成都大运村的欢迎中心,新加坡代表团的武术队员王子铭和教练郑长春接受了封面新闻专访,讲述自己和中国武术的缘分。
教练郑长春(中间)和队员们
“10岁第一次接触武术就喜欢上了”
王子铭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体育运动科学专业大三的学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10岁那年学校有个武术体验课,我第一次接触到武术,就喜欢上了。”和大多数爱上武术的孩子一样,王子铭也是“功夫电影迷”,“我最喜欢的功夫明星是成龙,练了武术之后看武打片就会更注意武打编排的动作和设计。”
早年训练武术的王子铭
平时,王子铭专攻的项目是长拳、刀术还有棍,“我的风格是偏力量的,很有爆发力,有冲劲的那种。”为了这次成都大运会,王子铭早在几个月前就积极备战,“相比其他队,我们练的时间不算多,周一到周六,晚上七点练到十点,回去以后还要写作业,经常写到挺晚。”
而在本届成都大运会,他只报名了男子长拳、男子刀术两个项目,最终,两个项目的成绩都是第五。对于自己的发挥,王子铭评价是:“比较满意,更大的收获是自己也在世界大赛中积累了经验。”而第一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之旅,王子铭很感慨:“感觉很盛大,各方面的组织和安排都很好,我一共出国参加过三次比赛,这是感觉是最好的。”
“新加坡的小学大多都有武术课”
王子铭在成都大运会刀术比赛中
“武术给我最大的改变是,让我更能吃苦,特别是小时候练习的时候,感觉比同年龄的孩子更能吃苦、能成熟。”今年9月满23岁的王子铭是“00后”,在他眼里,武术在新加坡年轻人群中并不是那么火。“可能我们父母辈对武术的了解和接触更多,如果有年轻人喜欢上武术,也是受父母辈影响。”不过,比王子铭更小的一代新加坡人,武术普及度要高很多。教练郑长春的另一个身份是新跃社科大学项目主领,“在新加坡很多小学都有武术课,都能接触到武术。”
在郑长春看来,相比动作片、表演,武术的推广更依赖于大赛。“我们这次成都大运会有超过30支队伍参加武术比赛,确实非常了不起,我希望以后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也能将武术项目保留、延续。”在第29届夏季大运会上,武术首次被国际大体联列为自选项目,当时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
王子铭武术比赛
除了参赛人数的变化,王子铭看来,大学生运动员们在编曲上也活泼大胆,“我们的套路编曲都是自己在选择,教练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的套路肯定也没法让人喜欢。”王子铭给自己套路配乐就是电影《尚气》,其他国家选手还选择了美剧《权力游戏》,这些中西碰撞、充满想象力的编排,让武术很出圈。
“希望学习变脸,传承武术文化”
王子铭和成都很有缘分,“在新加坡平时带我的那个教练,他会川剧变脸,在新加坡变脸是很少见、很稀罕的,来到成都,我时常看到,觉得很震撼。”结束比赛后,王子铭按照自己来成都前的“打卡计划”去了春熙路、宽窄巷子,“也去大熊猫基地,但没有看到‘花花’。”第一次看到正宗的川剧变脸让王子铭感慨:“我希望回去以后跟我教练学习,他以后也要找一个传人,我希望我可以在新加坡把变脸和武术发扬光大。”
武术队选手们在赛场自拍留念
因为学习武术,王子铭对很多中国文化都非常感兴趣,“舞狮、舞龙、节令鼓、舞大旗,我都有接触。”郑长春看来,武术和中国文化讲述的“修养身心”越来越被年轻人喜欢,“我前两天还去了都江堰,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工程,被李冰的智慧折服。”
如今大学三年级,练武十多年的王子铭也下定了决心,将武术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我选择体育运动科学专业,就是希望能更系统了解这个运动,以后成为武术教练,把武术的推广和传播,作为一生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