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21年超越韩国、2022年超越德国,照这个速度,到2023年底,中国有望超越日本。”


【资料图】

15日,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援引了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下属的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上周发布的报告,报告称,到2023年底,中国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此前,中国已经超越了韩国和德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自2019年来,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桂冠一直被日本占据。如今,中国的汽车销量正在逼近日本,第二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与日本的差距平均每月约为7万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近17.1万辆。

“按照这个速度,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超越日本。”穆迪的经济学家写道。

其实不用等到年底,中国在2023年1月至6月的汽车出口方面已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

根据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为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同一时期的日本汽车出口量为202万辆,同比增长17%。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

穆迪的分析指出,亚太地区是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大国的所在地,但各国的汽车出口复苏情况参差不齐。中国整体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过了疫情前,主要功劳来自电动汽车的需求激增。

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占去年全球所有乘用车销量的近30%,而新冠疫情暴发前这一比例还不到5%。

根据国际能源署4月份的数据,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了1000 万辆,其中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约占市场的60%。

2023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收入同比增长一倍。相比之下,日本和泰国的整体汽车出口(包括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此外,中国在锂离子电池生产方面拥有竞争优势。根据穆迪的分析,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于日本和韩国,中国的锂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同样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的还有中国的锂精炼能力,这都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因素。

近年来,一些全球汽车巨头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中心,比如特斯拉和宝马。但穆迪也指出,外国车企扎堆中国市场,并没有让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黯然失色。 “事实上,中国在汽车行业应用新技术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

除了汽车行业,自2010年中国GDP总值超过日本开始,中国已经在众多领域从跟跑者成为领跑者。

2009年,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在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的贸易规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贸易国。

《日本经济新闻》今年1月的调查显示,在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中国已成为冠军,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美国。而日本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16年至2019年连续保持的第6位降至2021年的第9位。今后,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领先势头还会持续。

今年6月8日,《福布斯》杂志发布了2023年“全球企业2000强”排行榜。榜单显示,2023年,共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上榜。美国以611家公司排名第一,中国(包含港澳台)以391家公司排名第二,日本以192家公司排名全球第三。

此外,在互联网、云计算、无人机、军事装备、家电和电子工业品牌份额和利润等多领域,中国也取得并保持着领先地位。

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对于上述中国在各领域取得世界第一的消息,有不少人或许已经习惯了。但这次,情况不同。

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成为最大汽车出口国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

而对日本而言,汽车产业是日本第一大经济支柱。《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指出,日本车企的财务状况与该国的整体经济表现密切相关,汽车行业的严重衰退可能会对整个日本经济产生连锁反应。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于2022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2021年与汽车产业直接相关的就业人数为552万人,约占总劳动人口的8.3%。

国际非盈利机构气候组织在其报告中指出,国际汽车市场正在迅速转向电动汽车 (EV),而日本仍在高度关注混合动力汽车。如果日本固执己见,日本工业将处于严重劣势,预计到2040年,将会有172万个就业岗位流失,GDP下降14%,汽车行业利润遭遇灭顶之灾,损失估计会高达80万亿日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对日本汽车业的衰退表示担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该行业面临的挑战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增长和稳定构成重大风险。世界银行强调,该行业的衰退或对日本的就业和出口都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日本部分汽车制造商也是生产军事装备的“军工厂”。三菱为日本自卫队生产战斗机和导弹,斯巴鲁生产军用直升机,川崎生产潜艇,丰田生产军用越野车“巨型巡洋舰”。

8日,有日本媒体爆料,继发布《防卫白皮书》、与意大利举行联合空军演习之后,日本防卫省拟申请2024财年防卫预算,数额超过7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针对中国的意图明显。

而根据路透社此前的报道,日本政府希望包括三菱在内的日本工业巨头提高军事装备的产量。对这些企业来说,这又是个艰巨的任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