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太空探索,步履不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已有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各行各业。目前,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截至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实施了哪些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太空实验是怎样完成的?在哪里完成的?在中国空间站应用成果方面,对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是焦点之一,在这里,航天员是重要参与者。太空出差半年,在轨期间航天员有哪些医疗“护航神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如何对抗“空间适应综合征”?航天员是如何在空间站里进行细胞实验的?
在8月18日下午举行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整体情况。
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学科覆盖全面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谭映军:航天员叶光富手上的这个模块就是细胞实验单元。它包括细胞培养样本,我们能够自动取样,固定这一套完整的试剂,都集成在这一个小小的方盒里。细胞培养单元随航天员上天以后,需要安装在核心舱的培养装置里开展实验,我们一次能够安装13个这样的实验单元。这个培养装置是一个自动化培养装置,能够自主建立满足航天一些实验需求的培养环境,包括温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这个设备集成了一个重力对照系统,能够在天上实验期间建立一个0—2G的人工重力环境,满足空间重力对照的实验需求,同时我们还集成了一套在线样本显微观察记录装置,能够在实验期间自动记录样本的实验情况。
目前我国将人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皮肤干细胞、成骨细胞、人骨骼肌卫星细胞等细胞和人工血管芯片送上太空,在轨开展了微重力诱导心血管紊乱的细胞学机制及其防护药物筛选、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皮肤干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机制等细胞学实验研究。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研究员 王春艳:视频中,航天员张陆在神舟十五号任务中在轨进行血管器官芯片操作,这个芯片是我国自主独立研制的,在神舟十五号任务中,我国第一次在轨实施了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首次在轨开展人工血管芯片研究,它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2个具备在轨开展器官芯片研究能力的国家。
人工血管芯片研究主要针对航天员长期空间飞行后导致的身体反应,对通过药物防护等方法帮助航天员保持身体机能、重新适应地球重力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器官芯片在地面也可以应用于建立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评估药物效果等研究,服务于大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