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21武进国家高新区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区创建启动大会”在常州举行,启动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通过三年的示范建设,力争将武进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常州知识产权严格保护先导区、江苏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示范区、中以合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样板区。

启动大会上,还签订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共建协议、区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伙伴关系计划协议,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和调解(武进国家高新区)中心正式揭牌。

武进国家高新区是全省18家国家高新区之一,2019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立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20年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38位,连续四年排名位居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一。2020年园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521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8.42件,商标注册量9059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9个,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的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为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为创建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产业大省,制造业在江苏经济中扮演了压舱石的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全省推进产业强省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竞争优势的确立。2020年8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建设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区,形成若干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今年1月,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印发工作通知,分层级遴选市、县和园区开展示范创建工作。经过专家评审、择优遴选,最终确定南京市人民政府、昆山市人民政府和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作为第一批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单位。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周期为三年,每年各选1个设区市、县级市和省级以上园区加以指导和扶持,希望通过三年的创建,使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地,全面支撑我省知识产权引领型省份建设。

记者还了解到,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将加大示范区建设推进力度,扩大示范区创建覆盖范围,2022年预计投入6000万元,支持1个设区市、2个县市区、2个园区开展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到“十四五”末,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达15个以上。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汪泽)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