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996年12月,伴随着地级宿迁市的成立,宿城区人民法院诞生了。

此时,全院仅有正式干警33人,2万元启动经费,一辆吉普车。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司法大改革、法治大发展、社会大进步的大时代,肩负着铺路开拓的神圣使命,也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为主体的宿城法院人,当勇立时代潮头,以力拔山兮的气概、舍我其谁的担当、夙夜在公的勤勉、明辨是非的才能和铁面无私的操守,去谱写砥砺奋斗的人生篇章,让我们的名字和宿城法院一起载入法治中国的史册,留下永不褪色的记忆!”面对白手起家的艰难、人手人才短缺的阵痛,历任院长以“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作一流贡献”为工作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带领着宿城法院的干警们铿锵前行。

25年卧薪尝胆,25年负重拼搏。

终于,迎来宿城区审判事业的巨变!

法帆高扬护正义

执法办案是法院的第一要务。

建院以来,宿城法院始终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公正地审理每一起案件,不断提高案件质效,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气焰,维护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利。

民商事审判领域,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诉前调解前置化改革,不断完善乡贤、行业、行政、人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了“一体两翼、四轮驱动”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建了具有宿城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解纷新格局。

统计表明,2021年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1626件,同比增加46.48%,结案11136件,同比增加43.27%,调解成功3547件,同比增加33.25%,调解成功率达35.22%。

刑事审判方面,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严惩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和贪污腐败犯罪,净化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25年来,共审理刑事案件近18000余件,有力地促进了平安宿城建设。

行政审判方面,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法,积极探索行政诉讼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实现了行政区划和司法管辖区的完全分离。排除了受案方面的干扰,更加重视当事人诉权的保护,真正做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充分发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作用,通过审判工作白皮书、司法建议、联席会议等多种举措,助推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环资审判方面,积极策应宿迁生态立市的发展方针,2013年10月,经省法院批准,增设生态保护审判庭,后来伴随江苏省环境资源“9+1”审判机制改革,骆马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设立在宿城法院,跨区域集中管辖骆马湖流域环境资源一审案件。

执行是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最后环节,不仅使人民在每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是对社会公正的一个重大推动和引领。执行工作领域,拓展执行方法,把分段执行、集约执行和全员执行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拒不履行裁判当事人的制裁力度,加强信息化查控手段的运用,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利用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户外大屏幕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维护司法权威。

从简陋的审判庭,到数字化法庭;从年受理不到3000件案件,到受理接近3万件案件,从“默默无闻”到不少审判经典案例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收录进人民法院年度审判案例和全省法院指导案例,光阴荏苒、岁月变迁,初心不改、使命在肩。25年来,宿城法院始终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用满腔热血筑就共和国的法治之盾,用平凡和坚守践行着国旗下无悔的誓言,用青春和汗水培育出的法治之花在西楚大地久久盛开。

服务大局助提速

服务大局是法院的第一责任。面对时代新要求、改革新任务、人民新期盼,宿城法院始终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强化政治责任,更新服务理念,找准工作切入点和服务着力点,充分发挥司法的保障、助推作用,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司法动力”。

针对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收紧、生产经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该院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在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财产权益的保护,审结融资租赁、股权转让、买卖合同等涉产权案件,用公正司法筑牢企业产权保护的堤坝。

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多年来,宿城法院认真落实各项为民措施,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诉前指导,完善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引导群众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对涉及群体性利益和重大项目建设等难以单纯依靠诉讼途径解决的纠纷,加强与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引导当事人选择有效途径和方式解决争议,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坚持“有诉必理、有案必收”,采取各种措施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加强诉讼窗口建设,公开收费标准,开通12368声讯服务台,增设了24小时自助立案室,非诉讼服务中心法院分中心,老谈调解室、迎九调解室等专属调解工作室,实现刷卡缴费、微信、支付宝缴费、转账退费,减少当事人诉累。

同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传递司法为民温度。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给予诉讼费的减、缓、免,确保经济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维护公平正义,彰显法律尊严”。25年来,宿城法院收到当事人送来的锦旗、发来的表扬信800余面(封),多项工作受到党委政府及上级法院的肯定。

这,就是对宿城法院用心护航发展、用情保障民生的有力注脚!

淬火砺剑铸铁军

队伍强则事业兴。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和保证。

25年来,宿城法院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大力推进人民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强化党建践初心。党的建设是人民法院的永恒主题。一直以来,宿城法院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把人民法院工作主线和工作目标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近两年来,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等,牢牢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法院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化建设谱新篇。法院文化是人民法院群体的灵魂。宿城法院历届党组均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以法治文化为引领,把文化育警、文化塑警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文化软实力提振干警精气神。通过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举办新季风论坛,办起了法烁新雨丝线上业务交流群,由资深法官轮流介绍办案经验;同时,邀请专家学者和其他法院的优秀法官传道解惑。由于业绩突出,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廉政建设筑牢“防火墙”。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核心,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责任,坚持党组书记率先垂范,抓班子、带队伍、保廉洁、促公正。坚持每周一院长办公会制度,做到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决策事项周周督查落实。坚持用“八个严禁”约束队伍,向社会公布干警办公电话和民意沟通电子信箱,24小时自动接听电话录音举报,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每年初,院党组与每位干警签订廉洁保证书、并向干警家属发廉政共建信,充分发挥干警家属的“贤内助”作用。

干警素质大提高。多年来,宿城法院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队伍建设的首要目标,不断强化干警的职业、情感、价值和理念的认同,着力化解团队意识不强、司法能力不足等问题。坚持以多种形式加强法官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提升职业素养;成立兴趣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建设食堂、健身房、洗衣房,落实工会福利,休假制度,为干警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环境。截至目前,全院有在编干警142人,平均年龄37.2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3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2人;有1名法官为省审判业务专家、2名同志为首届“宿迁市优秀青年法学人才”。

经过25年的风雨洗礼,宿城法院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法官形象不断改善、司法公信不断提升!

25年,弹指一挥间,宿城法院人前行的脚步,走得清晰而坚定。全院审判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审判行为更加规范,审判质量不断提高,审判执行权运行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执行难”问题逐年缓解,司法公正权威进一步树立。目前,宿城区人民法院内设14个职能部门及3个人民法庭,管辖宿城区(辖8个镇、7个街道,面积941平方千米,人口89.3万人,)、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18平方公里,20万人口)、洋河新区(面积198平方公里,20.27万人口)、苏宿工业园区(13.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9万)。同时,集中管辖全市一审行政案件和骆马湖流域环境资源案件。

25年间,宿城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近30万件,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被省高院、省人事厅表彰为“文明法院”“人民满意法院”“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委评为“文明行业”;民事审判一庭、立案庭先后被授予省级“巾帼示范岗”“巾帼明星岗”“青年文明号”和国家级“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单位”;行政庭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和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龙河法庭被省法院命名为“第二批全省法庭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龙河、洋河等法庭步入“全省最佳人民法庭”“司法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全省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行列。

“宿城法院的历史只能靠宿城法院人来书写,宿城法院的形象和外部环境也只有靠我们每个人去塑造和改进。今后,宿城法院将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一主题不动摇,突出工作重点,深化司法改革,做法治精神的弘扬者、群众权益的守护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和司法事业的推动者,不负百万人民的期望,不负时代对法律人的重托!”这番话,党组书记、院长袁震说得铿锵有力。

承诺已经许下,宿城法院的干警们早已出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