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重庆市交通局、泸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交通使命—2023”多灾叠加川渝联合演练在泸州市举行,旨在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运输行业应急处突联动机制。交通运输部应急办一级巡视员杨世同、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琪、重庆市交通局二级巡视员蒋仕兵出席演练活动,泸州市副市长靳地胜致辞。


(资料图)

本次演练是以模拟泸州市与重庆市交界处发生6.9级地震,且叠加震后强降雨,长江流域水面大幅上涨形成洪涝灾害,造成公路阻断、桥梁损毁,船舶遇险为背景,采取川渝联合、省市联动和视频实操结合的方式,重点演练应急响应、建设项目紧急避险、陆上应急通道抢通和救援装备登船、失控船舶拦截拖带、船舶消防、公路抢通作业、陆上装备展示、列队检阅8个科目,参与人员约200人。

演练结束后,张琪点评,川渝两地水上救援船舶参与演练,整个演练过程分工明确、指挥得当,圆满完成本次演练。

记者 简放鹏

延伸阅读>>“变形金刚”助阵演练

6月14日,在“交通使命—2023”多灾叠加川渝联合演练中,多款新型、重型救援机械集中亮相,包括步履式挖掘机、净水车、大载重消防无人机、野外应急宣传指挥车等装备在演练中大显身手。

在装备展示现场,记者看到一款像“变形金刚”的步履式挖掘机。据了解,其爬坡、越障能力强,越障高度可达2米,涉水深度可达2.2米,同时具备可视远程无线遥控功能,解决了工程机械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的机动问题,能到山地、林地、沟壑、沼泽这些其他机械难于到达的地方进行工程作业,以保障抢险人员人身安全。

净水车前方为净水设备和锅炉房,后方为2间淋浴房,可供洗澡。该设备具有取水、净水和加热功能,其地表水净化速度每小时可达1800升,通过净化的水可供人员直接饮用。

现场的一款大载重消防无人机也引人注目。该无人机可以挂载50到100公斤的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在山高路陡不通公路的地方可帮助应急抢险。

在现场还有一台野外应急宣传指挥车。该车到达现场后,可以迅速搭建起一个二级指挥部,保证通讯信号的覆盖,可以和后方实现无缝连接,以保障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

记者 简放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