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一季度投资运行“开门稳”
拿出生龙活虎的干劲,抓项目稳投资!重庆日报记者2月12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紧紧围绕抓“十四五”规划项目、年度重大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储备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投融资体制创新等,打出组合拳,确保一季度投资运行“开门稳”。
市级重大项目已形成“开工、在建、前期”3张清单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级重大项目已形成“开工、在建、前期”3张清单,项目按照一季度目标落实到旬、二季度目标落实到月、下半年目标落实到季度的要求,逐一明确项目节点任务、时序进度、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分类施策、打表推进。
对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重点抓新开工。目前,轨道交通6号线东延伸段、白市驿隧道、吉利科技动力电池、重庆工商大学茶园校区等一批项目已严格按照实质性开工要求,抓紧推进开工。
对在建项目,重点抓提速实施。按照“季度见形象进度”的目标,超瞬态实验装置、轨道交通15号线、郭家沱大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康宁玻璃基板前段熔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600个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对前期项目,重点抓关键环节。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重要环节,依托“渝快办”、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投资项目基础库)、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等线上平台在线办理,效率更高。200余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速。
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确保事事有回应
除了制定项目清单,“抓项目稳投资”组合拳还包括齐抓共管营造氛围、强化政策储备提升投资含金量等举措。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稳投资就是稳增长。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领导分别前往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和重点企业调研。对调研中项目建设和企业反映的问题,梳理形成清单,明确责任单位,个性问题限时解决,共性问题加快研究,确保事事有回应。
2月8日,市委常委会听取“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工作情况,部署相关工作,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近段时间来,市政府多次召开抓项目稳投资专题会议,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国家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机遇,牢牢把握项目建设的关键期、窗口期、攻坚期,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尽快形成工作实物量。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市级重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四位一体”调度机制,完善重大项目“一项目一专班”机制,专班、专案、专人做好项目精准调度。同时,强化区县、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责任担当,做到项目在手、责任在肩、靠前调度、下沉服务,重点围绕项目建设全过程、各环节,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支持,协同解决堵点难点问题。
保障资源要素,推进政银企三端协作,加快前期手续办理
连日来,多个区县集中开工重大项目。为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重庆研究出台“抓住一季度关键时期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稳定投资运行17条措施”等举措,推动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接续不断、投资稳定增长。
为保障项目资源要素,全市确保市级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抓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其中,专项债是基建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去年四季度和今年1月底发行的973亿元专项债项目,目前正在进一步强化专项债项目推进机制、运作机制、督查机制和长效机制,提速办理各项前期手续,加快专项债资金支付,推动专项债项目在一季度建设放量。一季度,重庆还将推动“政银企”三端协作,开展市级重大项目投融资对接,持续推出制造业贷款白名单等,多渠道为项目融资提供支撑。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全市将分中心城区、主城新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四个片区召开创新投融资模式培训会,加快TOD、REITs、绿色金融等新型投融资模式的推广应用,帮助区县提升投融资创新能力。
同时,重庆将全面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对今年拟开工的市和区县两级重大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等四类重点项目,按照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规程要求,进一步深化“技审分离、平面审批”改革,减时间、简环节、降成本,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效率。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形势,创造性开展了“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对100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类分片区调度,带动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1%、两年平均增长7.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5%,分别高于全国1.2、1.1个百分点。年度实施市级重大项目861个,完成投资4093亿元、超年度计划15.8个百分点。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盯时间节点,把“抓项目稳投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齐心协力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努力确保一季度投资运行“开门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