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并购更多的精力应放在对风险的预判和防范之上,特别是在涉及到并购海外拥有核心技术类的企业,更要慎之又慎。核心技术不一定非要砸钱买来,关键还在于要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集集团若不是想通过收购MCI,拿到冷藏集装箱冷机核心技术,就不会出现被对方索要高额的“分手费”这一尴尬的一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要慎之又慎,千万别赔了夫人又折兵。
10月20日晚间,中集集团发布公告称,须向A.P.穆勒-马士基集团(以下简称:马士基集团)支付和解费用8500万美元(约合6.09亿元人民币)。此前,中集集团公告称,拟收购马士基集团旗下马士基集装箱工业(以下简称:MCI)100%股权。但由于《股权购买协议》中所约定的交易先决条件不能达成,2022年8月25日,双方决定终止本次交易。也就是说,这笔8500万美元和解费,是中集集团并购马士基旗下企业MCI失败,所要付出的代价。虽然2021年,中集集团营业收入1637亿元,归母净利润66.7亿元,但是6亿元的和解费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这一中企失败的海外并购,产生了诸多警示意义和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海外并购的不确定性太大,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致使跨国并购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较之以往需要花费更多的研究和论证的时间。
2016年,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不得通过海外扩张并购的方式拓展业务,极力开辟新利润贡献点。据设于香港的清晖智库统计分析,整体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最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核心技术、扩大市场、整合资源、优化战略等。近年来,因为中国企业的大手笔并购,中国企业并购“觅利”脚步加速已引起发国际时常强烈关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海外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这给中企海外并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海外并购中,中国买家往往因以“土豪”的姿态提出较高的报价,而时常引发海外舆论哗然,质疑其并购合理性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实际上,多数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中并非不在意价格是否“划算”,海外并购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只要企业认为并购可以提升价值链分工、增强竞争力、体现企业价值,就会觉得很“划算”,甚至就会“视金钱如粪土”。
通过海外并购,中企海外并购不但能够全球布局,实现企业增值之目的,而且还能够在资金和人才的分配上,比其它企业具备更大的优势。不过,在已知的中企海外并购案例中,中企往往因为其介入进行中的并购交易的所谓“抢亲”模式而备受指责,有人认为这是中企自信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中企对其前期调查不自信所造成的。
在笔者看来,中企海外并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资金实力很雄厚但是摩擦不断,这也是导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成功率仅三分之一的重要因素。可见,中企海外并购仅仅凭借充裕的资金也并非易事。同时,中企凭借大规模投资进入全球市场的行为,也引发越来越大的担忧。如在部分中企并购交易中,中企会被竞争对手无端地指责存在中国政府背景、安全威胁、管理缺陷或交易时间不确定性等情况,这种风险在中企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虽然海外收购能够助推中国金融全球化,但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引发的政治性、安全威胁等风险,已经成为中企海外并购的新常态。
根据过往经验,部分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已经成功地实现转型,其业绩也取得了超预期的表现,这意味着海外收购有利于拓展企业的业务规模,符合中国经济走出去和资本输出的战略。当然,海外并购不乏失败的例子,如上述因终止购买MCI,中集集团需支付8500万美元和解费,便是最新的一例。笔者认为,中企海外并购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收购标的质量、价值观是否协同以及收购之后如何进行业务融合等方面。此外,海外并购不当,还将面临商誉减值风险。若标的资产未来经营状况不达预期,则交易形成的商誉将存在较高减值风险,而商誉减值将直接减少中企的当期利润。
总体来看,中企通过海外展开大规模的并购,虽然不但可以助力企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世界经贸格局。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并购来作为企业发展的“捷径”。
从宏观层面而言,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方式强势进入全球市场,亦符合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不过,中企海外并购更多的精力应放在对风险的预判和防范之上,特别是在涉及到并购海外拥有核心技术类的企业,更要慎之又慎。要知道,核心技术不一定非要砸钱买来,关键还在于要自主研发创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中集集团若不是想通过收购MCI,拿到冷藏集装箱冷机核心技术,以此补齐产业链短板,就不会出现被对方索要高额的“分手费”这一尴尬的一幕。因此,不难发现,海外收购并非“万灵丹”,仍面临着诸多考验。如果中国企业只是在营销和渠道上胜出,不掌握核心技术,海外并购的好光景也可能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