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成都疾控发出相关提醒:

其中提到,3月随着气温升高,市民外出采摘野生植物(含野菜、野生蘑菇等)机会增多,但人们对野生植物“安全感”的认知多来自日常经验,缺乏科学性,因而因误食野生植物导致中毒风险增大。

勿随意采食野生植物:很多野菜或野生蘑菇具有毒性,并且容易混在可食用种类中,难以鉴别。建议不随意采食、购买不熟悉或难以识别、来源不明的野生植物,防止有毒植物中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及时就医:一旦发生野生植物中毒,立即进行催吐并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

毒蘑菇中毒已有多个案例

曾一次放倒7人

2022年5月6日,家住成都蒲江的陈先生在自家后山闲逛时,偶然发现松树林里发现了6朵白色的蘑菇,陈先生拾起它们带回家,在中午的时候将它们全部素炒吃了。

医生供图结果,当晚10点左右,陈先生开始剧烈呕吐、腹泻。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当地医院检查。但是,在当地医院经过一天的对症输液治疗后,陈先生的肝功能却急速恶化。当地医院立刻将陈先生转诊至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到达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后,陈先生被立即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对于陈先生来说,他只知道天天卧床,屁股好痛,然而殊不知,他的肝脏功能在中毒后第三天开始迅速恶化达到急性肝衰,死神随时都在床边转悠!

好在经过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全力抢救后,陈先生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难关,已出院回家。最后,经过毒检确认,陈先生食用的这6朵看起来纯洁无害的蘑菇是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的致命鹅膏,这是首次在四川发现致命鹅膏有分布!

2022年6月18日,湖北宣恩县李家河镇村民黄某同亲戚聚餐,看着桌上的一锅野生蘑菇,其中一人提醒:“好像有问题,不能吃。”

当晚,未听劝阻食用了野生蘑菇的7人相继出现腹泻、呕吐、冒虚汗、视力模糊等中毒症状,被送往当地医院,确诊为野生蘑菇中毒。其中男性4人、女性3人,年龄最大的87岁。

两日后,7人病情加重,被紧急转至恩施州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病房。

“病人入院时,病情凶险,7人中3人病危、4人病重,处于病情发展期,生化结果均提示肝、肾、凝血功能等多系统受损,考虑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鹅膏毒素),为高致死率种类。”州中心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王齐兵介绍。

入院后,州中心医院迅速成立急救小组,给予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清除毒物、药物解毒、维护脏器功能等对症处理。

好在经过精心救治和护理,7人病情好转,相继出院。

大家要注意

这些是川渝地区常见的毒蘑菇

(图上没有的保险起见也不要吃)

按照毒性强弱排列顺序

除此之外,成都疾控还提醒大家,这些疾病也需要持续保持警惕:

3月开春,成都市气温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较大,还有“倒春寒”的可能。正值换季期间,大家仍应重点关注新冠、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和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性传染病等的防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