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这场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已经实施9轮经济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挑战的同时,反噬效应更强烈冲击着欧洲经济、全球产业链和世界经济的稳定。这一年,身处其中的民众有哪些感受?相关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受到哪些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冲突还将持续,这将给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怎样的深度调整?深受影响的多个国家有何应对?中国外贸格局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资料图片)

战事首当其冲的影响是当事国家。

对于乌克兰,地缘冲突的得失,明显的标志之一是人员流失。虽然俄乌冲突主要集中于顿巴斯,但乌克兰4000多万人口中,至少有三分之一背井离乡,绝大多数涌向欧洲,也有几百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

着眼2022年地缘冲突以来的一整年看,则状况堪忧。数据显示,乌克兰的通胀率在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分别为10%, 2022年11月则涨到26.5%。另外,工业倒退,能源生产雪上加霜,电力产出特别是核电下降幅度最大;生产急速下滑,需求回落。2021年GDP增长3.4%,2022年则下降了30.4%,是乌克兰1991年以来的最大下滑幅度。

俄罗斯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2022年至少有48个国家或地区对俄罗斯实施了1万多项制裁,其中对个人至少实施了8613项制裁,对实体实施了1658项制裁,对船只实施了92项制裁,对航空器实施了14项制裁。

在金融领域的制裁则包括限制俄罗斯使用黄金和外汇储备,解除俄罗斯SWIFT支付系统等等,同时部分西方企业陆续撤出俄罗斯,一度导致卢布大幅贬值,通胀升温。

不过,在网络发达的时代,俄罗斯民众并未觉得日常生活和此前有明显区别。另外,虽然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尤其是东部地区一度受阻,海运依然受到制裁影响,但不少公司很快完成调整,业务并未受到重创。

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2022年GDP减少2.1%,低于此前预期。

相比之下,不少国家却因为经济制裁的反噬而陷入更大困境,突出表现于能源领域。有智库分析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欧洲国家为应对能源价格飙升向家庭和企业提供能源补助,相关开支超过7920亿欧元,这使得各国财政空间逐渐耗竭。

在能源供应不足、价格飙升的情况下,反噬效应还表现在通货膨胀的飙升。2022年10月,欧盟和欧元区年通货膨胀率分别攀升至11.5%、10.6%,欧元区通胀率则达到1997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其次,民用燃气和电价大幅上涨,减少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削弱了家庭消费能力,再加上粮食供应受限,价格上涨,共同推高了民生成本。

除了能源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经济困局,俄乌冲突也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的阻滞,导致粮食出口量减少,食品价格飙升。

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并没有给深受俄乌冲突影响的人们带来明朗的好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现在基辅街头,宣布将再提供新一轮5亿美元军援;北约则表态将继续对乌克兰提供更多安全支持和援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更表示,未来半年乌克兰的战斗可能更加激烈,世界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危机。

学者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双方还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秩序还将面临深度调整。

眼下,为了快速加入欧盟,乌克兰方面正按照欧盟提出的要求,大幅改革,修改立法,并乌克兰也将推行税收改革,减少税赋,增加战后乌克兰市场经济的竞争力,以重振经济,吸引投资。2月3日在基辅举行的乌克兰-欧盟峰会上,欧盟领导人们也都强调,欧盟将支持乌克兰走上欧洲一体化的道路。

俄罗斯接下来则可能还要面对新一轮大规模制裁对贸易的冲击。

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政府计划近期对俄罗斯的能源和国防等关键行业,实施新一轮大规模制裁,其中包括加强限制俄罗斯国防工业获取技术和高科技设备,以及扩大对俄出口管制等,金融业也在打击范围内。另外,欧盟在2月15日推出第十轮对俄制裁方案,将实施价值超110亿欧元的对俄出口禁令。

为应对高科技产品的制裁,俄罗斯开始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强调自主生产技术,用本国工业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就成为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救命稻草。

再看俄罗斯乌克兰之外的欧洲国家。

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较高、能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政府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80%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在俄罗斯下降对德国的化石燃料出口后,这一目标更加紧迫。

在意大利,居民的天价能源账单似乎看到了终结,当地能源部门表示,1月份的能源账单相比去年12月平均下降了34.2%。

在法国,失业率的下降趋势加速,各界预期2023年劳动市场将展现活力。

近日,欧盟也提高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相关人士表示,欧洲将勉强避免衰退,随着天然气价格高位回落,欧洲已经度过了通胀高峰。

近日,美国和俄罗斯元首分别表态,各自立场针锋相对,同时,联合国大会讨论表决乌克兰和平决议,强调乌克兰尽快实现和平,俄罗斯全面撤军。在不确定状态下,各国政府和民众唯有积极寻求可控的发展模式。

编辑:刘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