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光:丁光燮作品回顾展”于2021年10月23日至11月6日在上海中心大厦37层宝库文化中心举办。

本次展览由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新晋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任学术指导,新晋界画廊创始人米雪女士担任策展人。该展览被称为是一次美术史的“打捞”,展览首次集中展出了由中国早期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丁光燮先生家人收藏的近30幅油画作品,展览对学术界完善上世纪中国油画史的记载资料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览现场

百年之前,文化激荡,中国艺术界万象更新,坐落于苏州沧浪亭旁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同当时的上海美专、北平美专、杭州美专一起,为中国油画的启航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而丁光燮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长期在苏州美专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先驱者,他和颜文樑、朱士杰一起,在苏州、南京、上海举办了多次油画展,被并称为“苏州美专三城”,开创了苏州美专画派。

■丁光燮《自画像》布面油画

■丁光燮《白毛绿水》木板油画

■丁光燮《小桥微雪》木板油画

这样一位中国早期油画艺术家的作品为何在几十年后才与世人见面?丁光燮之孙丁祖昱表示,由于爷爷去世较早,他于1956年去世,当时我父亲的年纪还轻,后来也一直没条件来进行整理。直到1990年代末我们搬家时,才清理出来一批爷爷的作品,包括他收藏的颜文樑作品。不过,当时我父亲刚退休,我刚工作,也没想好该怎么样向社会发布,所以一拖再拖。直到前年,苏州颜文樑纪念馆馆长曹俊老师陪我们参观颜文樑纪念馆,跟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美专的往事,才萌发了办这次展览的年头,希望以这个展览来纪念当时中国油画界西风东渐的这段历史。

■丁光燮《冬日黄昏》木板油画

■丁光燮《湖光山色》布面油画

著名油画史专家、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先生表示,丁光燮当时是苏州美专这个团队里的一员,一般大家只知道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三位苏州美专创始人,取他们三个人的姓氏谐音并称为“眼乌珠”,其实团队里还有黄觉寺、丁光燮等教师,但是这只有我们搞美术史的人才知道。长期以来,他们的文献作品存世分散,也没有专门的美术馆等把他们的作品集中展示,所以一般人们写到苏州美专,只写到颜文樑。

苏州美专创办于1922年,1928年颜文樑留法,这当中的6年,颜文樑和丁光燮他们做了大量的西洋画在中国落地进行民族化的探索工作,这条道路其实和刘海粟的上海美专以及徐悲鸿的北平美专不同,他们是探索用写实的油画语言同中国题材、中国诗意进行结合。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展,苏州美专好像只有丁光燮一个人参展,这次展览,唤起了我们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数据库的重新采集。同时,第一届全国美展举办之际最大的话题热点是“两徐之争”,就是徐志摩同徐悲鸿的中国美术道路之争,丁光燮当时就站在风景写实角度,去表现中国的题材、中国的趣味和中国的气韵。

■丁光燮《华灯初上》布面油画

■丁光燮《白塔》布面油画

李超先生认为,此番对于丁光燮的“再发现”,唤起了我们对于整个20世纪中国风景油画学术史的整理和研究,丁光燮的“再发现”也给了我们重新打量上海抗战“孤岛时期”美术史的机会。那个时期,留在上海的艺术家包括颜文樑、李咏森、周碧初、丁光燮、张充仁等等,他们实际上在上海形成了一个新的阵营,当时苏州美专在上海办了一个苏州美专沪校,李咏森是校长,丁光燮是教师。丁光燮的故事是上海“孤岛时期”美术史的一个缩影,这个时期上海的美术不是空白,还有好多人值得好好挖掘,比如周碧初、张充仁等等。

■1930年代苏州美专建筑外景

■丁光燮翻译的国外学术文章《风景画家忒涅》(“忒涅”又译为“特纳”)

■《丁光燮风景画展特辑》

■1939年丁光燮在上海新新公司举办画展

■1950年出版的“中华儿童教育丛书”系列之《我的工作簿》,用作当时家庭幼稚园小学新教材,丁光燮为作者之一

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为本次展览取名为“沧浪之光”,他认为,美术史上有大量被遗忘的角落,我们有责任用记忆的光亮去照亮这些角落。由于近百多年来时代的风云迭起,覆盖速率很快,中国近现代社会演进的速度也加速了遗这种忘的可能性。丁光燮在美术创作上的贡献在于他用欧洲巴比松画派的风格来描绘江南风光,让西洋画有了江南化的可能。他的画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卖得非常好,是因为当时战乱频繁,丁光燮的作品满足了人们对家国乡土的眷恋情怀,给人以精神慰藉,其美术作品的社会意义类似于二战时期的马蒂斯。

丁光燮回顾展的策展团队新晋界艺术空间虽然整体很年轻,但他们希望通过这样有学术沉淀的展览策划,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美术史的回顾当中,这也是本次展览策展人米雪的期待。

沧浪之光:丁光燮作品回顾展

展期:2021年10月23日- 2021年11月6日

地址:浦东新区银城中路501号

上海中心大厦37层 宝库文化中心珐琅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詹皓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