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2月24日电题:一粒杂交玉米种子背后的“突破”新华社记者王朋近两年,在我国杂交玉米种子主产区甘肃,有一件事令广大玉米制种农户、企业振奋:制种玉米去雄机去雄率已经达到95%。去雄机是啥?为何它的推广应用被玉米制种农户和企业称为重要突破?听听农户和企业怎么说。“去雄是玉米种子生产的关键环节,目的是把制种玉米的雄花去掉,促进制种玉米雌穗生长和玉米籽粒的发育。”张掖市临泽县瑞源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国斌说,长期以来,国内制种玉米去雄环节以人工作业为主,并且去雄的有效时间只有1周左右,劳动强度大。“近几年,玉米制种行业用工成本高、用工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小泉村村民张文国说,去年在去雄环节,有些制种农户开出每人每天300多元的工资,包食宿,但仍然一工难求。不少制种农户反映,市场上也有一些进口的制种玉米去雄机,但是价格高昂,并且受株距、株高等影响,仅适用于部分玉米种子品种。制种农户和企业对制种玉米去雄环节机械化作业的需求非常迫切。近年来,国家聚焦种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响种业翻身仗。甘肃将化解玉米制种行业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自2015年开始着手研发制种玉米去雄机。制种玉米去雄有效时间短,一些研发企业一年只能做一次试验,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改进,终于研发出适宜当地推广的自走式制种玉米去雄机。去雄机效果好不好,用户最有发言权。两年前,吕国斌就购买了早期研发生产的制种玉米去雄机,当时去雄率在85%左右。“如今,市场推广的去雄机去雄率已经达到95%。”吕国斌难掩兴奋,他算过一笔账,只在去雄环节,机械化作业比人工作业每亩节约成本约160元;制种玉米从播种到收获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作业每亩节约成本达530元。制种行业的机械化,极大提升了制种农户、企业的生产信心。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甘肃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41.2万亩,产量5.79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0%和54%。制种玉米行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0%,较往年提升5个百分点。“2021年底,国家将制种玉米去雄机纳入农机补贴范围,最高可补贴30万元。”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刘文武说,这增强了制种企业、制种大户推广应用机械化作业的积极性。目前,甘肃在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和保护方面也取得突破。记者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甘肃已完成79个普查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目前已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981份,初步摸清省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在河西走廊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酒泉市改扩建的玉米种质资源保存库保存能力可达20万份,目前已保存9.7万份玉米种质资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甘肃已出台《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将在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和保护利用、良种联合攻关、提升种业基地水平等方面,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