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心事业,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北辰区司法局西堤头司法所通过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矛盾纠纷立体化解决新路径,有效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司法所“代办”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今年1月,《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明确提出可以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联络点,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请。”西堤头司法所负责人说道。

去年年初,西堤头司法所发现,镇域内村民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先到位于果园新村街的法律援助中心提交资格申请并填写相关表格,其中部分流程还需要所在地村委会盖章确认,导致村民往返来回提交申请手续。因距离北辰中心城区较远且公共交通不便,办理援助手续至少要花费2天时间。

为切实便利群众申请法律援助,西堤头司法所积极对接区法律援助中心,尝试搭建“一对一”信息交互通道,主动承接法律援助咨询、申请报表填写、申请资格初审等工作,极大地方便了镇域内村民享受法律援助服务。

法援助力化解复杂矛盾

西堤头司法所引入法律援助代办工作机制后,引导群众通过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途径来满足诉求,使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不断提升。

去年夏天,持续降雨使北辰区某村5位种植户的果园被淹。种植户们认为,几年前曾有施工队在果园附近铺设电缆,因其操作失误,造成铺设电缆地段埋土过高,导致果园排水不畅,果树大量死亡,因此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赔偿。

西堤头司法所了解上述情况后,在镇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组织种植户、施工建设单位、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三方进行调解。然而,种植户要求的赔偿数额与施工方同意赔偿的数额差距较大,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导致果树死亡的责任划分认定,而果树死亡的原因和价值认定需要相关专业鉴定,短期内难以完成。种植户们眼见调解不成,十分着急。原来,按照果树种植规律,当时正是移走死亡树木补种新苗的最好季节,倘若不能及时解决纠纷,势必让来年果园经营雪上加霜。

司法所工作人员见状,提出可以借助法律援助代办工作机制,由司法所代为申请法律援助,快捷方便地将利益诉求转向免费的法律援助途径来解决。“其中4位种植户年龄均超过70周岁,符合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建议另一位不符合援助条件的种植户可参照其他种植户的最终判决结果,再通过调解或起诉途径解决自身诉求。”在征得种植户们的同意后,司法所与法援中心取得联系,指导符合申请要求的人员现场填写了法律援助申请表,成功申请了法律援助,种植户们对该处理方式表示满意。

调解前置减轻法援压力

“人民调解是法律援助的前置环节。群众在申请法律援助时,司法所会先期调查具体案情,对于相对比较简单的纠纷,可以通过调解化解,减少法律援助压力。”西堤头司法所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讨薪、借贷等简单纠纷,司法所与法援中心积极对接,免费帮助申请人代写起诉状,以起诉状作为有力武器,进一步调解解决纠纷。

去年3月初,76岁的村民周大娘通过微信网购化妆品,快递员送货时未能及时联系上周大娘,导致其未收到快递。近日,周大娘梳理微信聊天和购物记录时才突然想起此事,于是找到村里的快递驿站,要求快递员归还她购买的物品。

该驿站负责人表示,因时间比较久了,周大娘的快递已经无法找到,且快递记录显示为“已签收”,周大娘无法提供未签收证明,双方发生争执。随后,周大娘联系到当时负责送货的快递员,双方也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无奈之下,周大娘来到西堤头司法所寻求帮助。

事情虽然不大,但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矛盾升级。为此,工作人员分别联系了驿站负责人和快递员,明确指出驿站应当负有举证责任,如果不能拿出视频、签收等相关证据来证明快递已被买家签收,一般会被认定负有快递遗失责任,但驿站负责人坚持认为自己这边没有过错。周大娘之前有过申请法律援助的经历,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希望司法所帮助申请法律援助。

“案情简单、责任清晰、证据充分,通过法律援助解决势必造成法律资源浪费,可以利用法律后果的严肃性来对该驿站负责人进行适当‘震慑’。”西堤头司法所工作人员联系了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周大娘撰写了一份正式书面诉状。得知周大娘准备起诉自己,本就理亏的驿站负责人很快与周大娘就快递赔偿金额达成一致。

西堤头司法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在推进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目的互联、机制互补、效用互促”上下功夫,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