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江苏首个自由贸易区法庭——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一年来,自贸区法庭共受理案件5623件,结案4794件,收、结案数均居全市法院商事审判条线前列。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0.84%,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45.04%,结案标的总额约为77亿元。最高人民法院及省法院领导调研自贸区法庭予以充分肯定,该庭相关经验做法被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评选为“全省法治市场建设优秀实例”。
在案件构成方面,自贸区法庭负责审理由新区法院管辖的商事合同、公司、破产等商事案件,金融类民事、行政案件,并集中管辖江北新区直管区、鼓楼区、浦口区、六合区一审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其中,商事、公司类案件2320件,金融类案件1257件,破产案件(含强制清算案件)60件,知识产权类案件1516件。
从司法统计数据分析看,自贸区法庭案件主要呈现以下态势特点:一是案件总量多。自贸区法庭受理案件占全院新收诉讼案件的31.94%,反映出商事交易秩序总体稳定,市场规则以及法律解决争端的可预期性较明晰,公开、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逐步显现。二是涉及行业广泛。案件涉及高新技术、生物医药、汽车租赁、教育培训、文化传媒、餐饮服务等多个产业,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不同贸易类型,反映出自贸区南京片区各种新业态较为活跃。三是多元解纷成效初显。江苏版权调解中心、金融纠纷调解工作室、商会调解等工作取得一定实效,诉调对接机制有效运行,多元化纠纷解决效果初步显现。
一年来,该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多项特色做法。例如,该庭贯彻落实《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关于落实〈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工作方案〉》,从11个方面出台37项具体举措,协同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府院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与新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综合治理局联合出台《关于落实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共同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立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制度,听取代表委员、市场主体意见建议,强化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针对性、实效性。定期走访辖区企业,零距离倾听企业声音,从法律角度给予企业合理化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屡见不鲜,互联网领域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自贸区法庭严格贯彻知识产权“强保护”要求,通过审理上海某网络平台公司与贺某、南京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涉及互联网领域的侵权纠纷,完善了平台经济裁判规则,促进公平竞争,兼顾知产保护和中小企业发展利益保护。联合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在全市率先实现知识产权上诉案件跨域立案;推动南京知识产权法庭设立自贸区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点,构建两级法院协同保护创新的格局。
该庭积极主动衔接自贸区南京片区“十四五”规划,出台服务保障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十条举措”,全方位护航自贸区发展。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域外法查明及调研、培训合作机制,与浦东新区法院自贸区法庭、南京海事法院等开展交流合作,成立以青年干警为骨干的译学小组,建立译学规则,在交流共建中提升审判能力。坚持开放导向,吸纳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高端国际商事调解资源,开展“外企进法院”活动,了解涉外法治需求,展现中国司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