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卫健委在2月23日记者会上表示,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 中国整个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已经建立人群免疫屏障,疫情已基本结束。

罗思义,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几乎一句汉语都不会说,却是很多中国人的老朋友。在踏足中国之前的20多年里,他就开始对中国的经济问题格外关注。上世纪90年代,罗思义就预测中国经济将取得“巨大成功”。

2019年,他出版《伟大的中国道路》,收录其近十年来对中国经济的分析与研究。随着中国防疫政策不断优化,中国经济再次被寄予厚望,谈到对世界的影响时,罗思义说“今年世界经济状况是欧美放缓多少,中国增长多少”。


(资料图)

罗思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

中国大多数时候都占世界GDP增长的25%到30%。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与中国经济的状态截然不同。2023年初,美国的刺激计划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战略失败——100% 的战略失败。不光经济供给端没有增加,通胀还如此之高,达到了美国 40 年来最高的 9% 以上。进入经济放缓期后,通常的做法是降息、刺激消费,推出刺激措施。但由于美国和欧洲的通胀如此之高,他们不得不削减开支。他们的利率很高。美联储一直在提高已经为负的利率,而且还将继续提高利率,而这将减缓经济增长。因此,美国将进入经济减缓期。是否出现衰退,经济是否萎缩并不重要。你知道的是, 2023 年美国经济将出现缓慢增长,而美国对此无能为力。

至于中国的情况,如果以2022年底为例,中国12 月份的通胀率为1.8%。这意味着通胀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以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不够快,中国政府就可以实施刺激政策。中国已经实施了一些刺激政策,但低通胀意味着还有调控空间。因此,西方唯一的争论是美国和欧洲的经济2023年将放缓多少,而中国讨论的是2023年经济将加速多少。所以,2023年世界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杠杆将是中国,其次是一些南半球国家,而美国和欧洲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会非常缓慢。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致力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世界期待中国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有足够的财政空间提振经济并应对下行压力,同时中国也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政策,防止供应链中断,抵御增长放缓。

主持人 朱梓橦:

您认为中国经济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

罗思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英国伦敦市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

程度不高,但我们必须对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的关系保持谨慎,因为有很多关于经济形势的说法是不实的。

例如,美国将其蔓延全球的高通胀归咎于乌克兰战争。事实并非如此。单看时间线就知道不是这样的。让我们回到2020年5月,当时美国的通胀率为0.1%。再看2022年1月,也就是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当时美国的通胀率已经高达 7.5%。这意味着美国7.1%的价格增幅是与乌克兰战争无关的。

它是由美国糟糕的刺激计划造成的。就是说82%的通胀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再看美国最新的通胀数据,它略高于6%,这实际上低于乌克兰战争时期的通胀率。因此,导致美国增长受限的通胀等消极因素并不是地缘政治造成的,而是美国自身使然。

的确,乌克兰战争让情况变得更糟了。美国82% 的通胀发生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这就意味着 18% 的通胀是发生在战争之后。不能全怪乌克兰战争,战争还是造成了一点影响的,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并非造成美国高通胀的主要因素。事实并非如此。2023年中国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有所变化。疫情期间,美国糟糕的刺激方案导致它吸纳了大量进口商品,包括来自中国的商品。特朗普征收关税的目的是削减与中国的贸易,但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不降反升。这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形势迅速蔓延,中国经济通过出口得到了支撑。但今年的国际形势对中国不会那么有利了,中国的出口将受到影响,因此中国将更加依赖国内需求和国内刺激措施,这也意味着地缘政治因素将受到限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3月2日20:30

凤凰卫视中文台《风云对话》

主持人:朱梓橦

编导:那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