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基础和特征之一,在古代安土重迁的农业文明中形成了文学世家的独特现象,具体表现为家族的绵延不绝和文化的世代传承,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从家族的视野进入文学创作的现场,拓展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视野,陈晓峰博士的《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是这一领域颇富特色的著作,全书50余万字,凡上下两编6章。该著试图探讨家族作为重要社会单元和历史因素在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对文学世家的认识,还对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通州范氏家族是北宋范仲淹直系后裔,明洪武三年(1370)由江西抚州始迁通州,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成了该地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家族以诗礼书香传家,跨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450余年间繁衍生息,克绍箕裘,文人辈出,先后诞生了文学家30余人,文献留存丰富,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学与文化景观。陈晓峰通过明清文学世家规模、传统、文献留存等内容的细致对比,准确揭示出通州范氏家族的独特之处,一是以布衣为主体,二是13代传承不辍,以集体力量获胜,以时间跨度取誉,这样的概括精练又准确,具有典型意义。此书拓展了家族文学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更深刻、理性、多样地认识古代文学世家,追寻乃至重构那些陷于历史褶皱中被掩盖和扭曲的芸芸众生。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全书共时性探讨与历时性分析有机结合,以文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多元研究和跨域观照,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谨严的逻辑构架和翔实的文献功底。

上编多角度、立体化地建构范氏家族与地域、时代的多重关联,体现出宽广的学术视野。第一章梳理通州范氏家族文脉,通过世系简表与人物小传的形式还原家族众生群像,勾勒生息、繁衍、迁徙的历史轨迹,梳理了丰富而明晰的家族文学谱系。第二章探讨家族发展演变的文化生态,分析朝代更迭、社会政治、文学思潮与家族命运的关系以及对家族成员境遇心态、处世方式、创作阵容、文学审美的深刻影响。范氏家族成员与时俱变,形成绵延长久的家族文学史,是明清文学史的缩影。“社会交往”一节尤为精彩之笔,对横跨明清、持续近二百年之久的通州山茨社的创立时间、参与人员、社集活动、丰富内涵进行了细致考述,复原被遮蔽的基层文学创作现场,彰显了范氏家族对地域文化的建设之功。

下编进入家族成员的个案研究。晚明范凤翼、清初范国禄和晚清范伯子的专题论述颇见眼力,也是这部著作给人印象深刻之处和成功所在。范国禄研究中,首次披露了大量中科院图书馆藏第一手文献。《十山楼诗年》三卷中卷首自注不见传世他本,为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材料。《狼五诗存》是通州第一部地域诗歌总集,呈现了该地有宋以来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谱。《十山书刻序言》收录了清初李渔等33人为范国禄16种书刻所作序文,保留了大量顺康之际文人别集失收之作,颇多正误、辑佚之功。这些文献不仅增加了这部著作的学术分量,也切实解决了诸多问题。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一书以布衣文学世家为研究对象,从文献材料出发,以文学与史学为经,个案与时代为纬,整体和个案结合,宏、中、微相辅相成,进行家族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梳理,不失为一部明清家族文学研究的学术佳构,其中的结构意义与方法论意义值得关注,对于推进此类文化现象研究,深入把握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多重面相及其特殊性具有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