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的饮食文化中离不开蚵仔,也就是蚝。从台北乘坐高铁大约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全台湾蚵仔产量最多的地方——嘉义县。
一颗颗的蚵仔是台湾养殖业的命脉、渔村重要的经济来源,但随着养蚵产业发展,污染问题开始危及蚵仔“镇乡之宝”的地位,废弃的上百吨蚵壳怎样才能产出更多价值?
几月的蚵仔最肥美?
【资料图】
嘉义县的东石乡,人口大约是两万三千人,几乎全乡的人都靠蚵仔吃饭。蚵仔是牡蛎科的软体动物,在台湾多见于西海岸较浅的海域。
主持人 林有懿
我来东石乡一看就发现,这里卖的好多东西都是跟蚵有关,蚵仔煎、炸蚵卷、蚵仔酥、现剖蚵、带壳蚵,而且还有冷冻食品批发零售,还可以配送到你家里。
看来这个蚵呢真的是东石乡的特产,就是这边的镇乡之宝!
在东石乡,许多餐厅的招牌菜都是用在地最新鲜的蚵仔,做成各式各样的料理,吸引台湾各地的人慕名而来。
尤其到了每年的5月到9月间,是蚵仔最肥美、最适合食用的季节,采收的蚵仔粒大而饱满,新鲜又甜美。
主持人 林有懿
鲜蚵的奶味非常的浓郁,肉质几乎是入口即融,是软绵的。我听说它的这个酱汁非常的特别,有姜有蒜,可以提味去腥。所以我现在这样子吃下去,整个是鲜美可口,吞下去之后现在还有一点点回甘的,非常过瘾。
蚵仔煎素有“台湾小吃第一”的美誉,还曾荣登“台湾十大小吃排行榜”的榜首。它很像 “蚝煎“,但做法明显有别。
主持人 林有懿
它的这个面饼的部分其实很薄,里面排得满满的都是蚵。由面浆、菜、蛋来衬托出它的美味,这真的可以说是主次分明。
但美味的背后藏着一个“陈年弊病”……
蚵灰和鱼塭泥的潜力?
全台湾每年产出的牡蛎净肉,至少超过2万吨。只是吃完了鲜蚵,剩下的蚵壳每年却高达15万吨以上。
从前,人们随意堆在路边和家门口,引发蚊虫滋生、造成空气和环境污染等隐患。嘉义县东石乡是养蚵重地,问题自然更加严峻。
戴老板是道地的东石乡人。他不忍见家乡环境越变越差,十年前便在县政府的协助下开了一家废弃蚵壳暂存厂,让蚵农有个合法的地方丢蚵壳。
这里每天可以从东石乡各地回收大约一百吨的蚵壳,数量如此惊人,如果留在社区,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的蚵壳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暂存在这里,然后转卖给中、后端厂商循环再利用。
牡蛎蚵壳富含95%的碳酸钙,有很多再利用的价值。
嘉义县政府希望可以创造一个海洋废弃物循环经济典范,把“垃圾变为黄金”。
相传嘉义县的养殖蚵业是由泉州人在280年前带到台湾而发展起来的。
十多年前,嘉义县乡村永续发展协会成立,立志携手东石人从各方面一起努力,让自己的乡镇永续发展。
经过5年的研究,他们成功地利用在地废料——蚵壳和鱼塭泥,制作出能展现东石地方人情风貌的东石陶。协会还动员老、中、青乡民一起动手制陶、出售,以加深他们对永续发展的概念。
制陶导师 蔡信泉
陶艺中釉药的元素都是矿物。在我们看起来,蚵灰和鱼塭泥同样是矿物,问题只是我们要选择什么方式,让它呈现出我们想要的特色。我们希望让它有“海风的味道”。
一个传统的行业撑起一个地方的过去和未来,有了年轻一代的承接,养蚵不会没落,东石村的前景也充满希望。
每一个乡镇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镇乡之宝”!当中包括世代相传的技能、源自大自然的恩赐及翻转乡镇经济命运的行业,马来西亚砂拉越的“天选之米”、西班牙的“弗拉明戈”、中国台湾的蚵仔、葡萄牙里斯本鱼罐头、瑞士的“钟表谷”……揭开世界各地特殊的“宝”,透视每座乡镇的精神和样貌,认知不同的世界!
敬请观看凤凰大视野
《镇乡之宝》
编辑:王鼎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