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小宇是一名高一学生,大约3年前,他跟爸妈说自己白天经常犯困,有时候上课听着听着就趴在课桌上“睡着”了,虽然他经常拼命捏自己大腿来抵抗睡意,但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好在每次只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会醒来。

父母一开始以为是小宇晚上偷偷玩手机,就每晚睡前没收小宇的手机、iPad等,但小宇白天犯困的情况时好时坏,春夏季严重一些,秋冬季好转一些,父母认为是孩子长身体睡不够,就给他补充营养,并尽量让他多去户外运动。

几年下来,小宇的个子倒是长了不少,然而白天“秒睡”的情况几乎没有好转,而且从2020年开始,他发现自己出现大笑、生气等较为剧烈的情绪变化后,会突然出现全身无力、瘫软倒地,但意识是清楚的,几秒钟后就能站起来。由于每天都要发作,以至于影响到了上学。

这下小宇的父母重视起来了,他们赶紧带他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经过详细问诊,神经内科彭国平主任医师发现小宇不仅存在日间经常犯困入睡、突然跌倒等情况,他晚上睡眠质量也不佳,不仅经常容易惊醒,而且描述自己经常搞不清楚“梦境与现实”,有时候躺着躺着会产生幻觉,觉得有人在和他说话,或者是看到一些奇怪的画面。

神经内科副主任、癫痫与脑电图专家王康副主任医师对小宇进行视频脑电图、MRI等检查,通过看搞笑视频,捕捉到了小宇的发作情况,判断小宇可能是患上了一种叫做“发作性睡病”的慢性睡眠障碍。于是,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又对小宇进行多导睡眠检测和MSLT试验(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明确。通过睡眠监测,小宇最终被确诊为“发作性睡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加上作息规律的调整,小宇日间犯困入睡和大笑跌倒的情况明显减少,夜间睡眠中产生幻觉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但由于目前该病无法完全治愈,所以专家建议小宇千万不可独自到危险的地方,个人出行时最好也不要骑车等,避免因突然发作导致危险的发生。

“发作性睡病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为在任何环境都可能入睡,同时可能伴有猝倒、睡眠幻觉以及睡眠瘫痪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浙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罗本燕教授说,“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两千分之一,发病高峰期为15岁到30岁左右。”

专家提醒,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治疗,并改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同时可加强锻炼,并避免从事危险性工作或运动。

(记者 金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