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北京卖山货的分两种,一种是专卖吃的土特产,像京郊产的核桃、山里红,柿饼、黑枣、蜂蜜等。另一种是专卖生活日用品,也就是俗称的山货屋子,我要说的正是这第二种。
那时在繁华的商业区,庙会等处都能见到卖山货的摊位。那什么是山货,为什么称为山货呢?
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西、北、东三面环山。住在山区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把山里产的竹、木、棕、藤、柳和自家地里收割完的高粱秆等都利用起来,这些没有污染,纯天然的植物可是好东西,经过村民中能工巧匠的就地取材,精心编制,就变成了人们居家过日子中离不开的各种器皿和用具了。然后山里人将这些成品用驴骡驮子(即牲口驮着的货物),经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长途跋涉,运到京城,批发给固定的商铺专营点儿出售。因其物品都是山中产的原材料,又是山里村民亲手制作的,所以城里人习惯称为山货。
山货屋子里卖的东西那真是品种齐全,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例如:北方人爱吃面食,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各家都经常做的食物。包好的饺子要摆放在盖帘上,这盖帘也叫饺子拍,就是把高粱秆排列起来,用竹扞子插连,再锯成直径半米左右的圆形,往上撒点儿薄面,放上刚包好的饺子,绝对不会粘连,所以是家家必备。还有藤条编的笊篱(相当于漏勺),煮熟的面条、饺子,用笊篱捞出来,控干水分装盘,这也是做饭的必需品。其它如竹编的簸箕、柳条编的大筐、竹劈儿编的盛干粮的小篮子。那时也没有冰箱,馒头蒸多了剩余的就放篮子里,吊挂在房梁垂下的铁丝钩上,又通风,又防老鼠。还有正月十五摇元宵的大笸箩、从井水中舀水的水筲、扫院子的大扫帚、从水缸里舀水的水瓢、案板、笼屉、锅盖、铁锹把、扁担、藤条编的大筛子,那真是件件家里都得用,少了哪样都不行。
山货屋子一般门面是没有门窗的,大敞窑开。所卖的山货因为品种多,数量大,因此店掌柜常把商品从店里一直摆到店门外的两侧,现在叫占道经营,那时也没人管,显得门里门外都是货,还起着招揽生意的作用。每天来买东西的人不断,这些物美价廉的物件儿,因为都是天然植物根茎杆果制成的,用一段时间就糟朽了,是家庭易耗品,所以不能用了就得买新的,那自然是需求量旺盛了。
北京的庙会多,最有名的是三大寺,西城的白塔寺、护国寺,东四牌楼的隆福寺,各大庙会开庙日是错开的。隆福寺那时是每月逢一、二、九、十日开庙,每逢开庙日人潮如流。在隆福寺山门至万善殿之间的大院的南半边,这里的摊位主要是卖山货的,箩筐簸箕、炊事用具堆积如山,老远就能看见。我小时候跟着大人逛庙会,就在这儿买过扫帚和笊篱等物。
像其它庙会人多的地方都有卖山货的摊位,那时闲逛总少不了要买几件价格很便宜,家里用得着,随时要替换的东西,山货当然是首选。
现在塑料、不锈钢制品已逐渐替代植物制品,年轻人喜欢它们轻便耐用,易清理。但也见过有骑三轮车在胡同里卖传统山货的,可见其是有生命力的。买的也大都是中老年人,这既是喜欢天然,用着顺手,也是念想了。
(原标题:卖山货的)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何大齐 文并图